时间:2022-11-29 09:38:31 | 浏览:617
以色列街头 每经记者 吴林静 摄
时至今日,亚洲面孔在以色列仍然并不常见。来自以色列国家旅游部的数据,去年,全球约有360万人次游客入境以色列。其中, 80万人次来自美国,40万人次来自俄罗斯,而来自中国的游客,仅11.4万人次。不过,对比2013年仅2000名中国游客赴以色列,中国已成为以色列不容忽视、快速增长的旅游市场。
“我们希望吸引更多中国人来以色列旅游,我们要做的事就是to be China friendly(对中国友好)。” 近日,以色列国家旅游部亚太市场总监Uri Taub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说,这包括景区增加中文导览,饭店增加中文菜单,鼓励更多会中文的人认证导游,和中国本土旅游企业合作推广宣传……一系列旅游基础设施和服务,正在搭建。
不过,摆在眼前的障碍非常现实。
首先是货币兑换。人民币与以色列新谢克尔不能直接兑换,需通过美元或欧元等国际货币作为中间货币进行兑换。然而,在以色列,很难遇到一个支持银联通道取现的ATM。再加上,以色列没有普及移动支付,小商贩宁愿收美元现金也不愿意收人民币,这让习惯了“无现金生活”的国人倍感不适。
语言是第二道门槛。以色列官方语言是希伯来语和阿拉伯语,如果英语足够好,也可以行走其间。不过,国土面积中有45%为沙漠,以色列旅游以人文类历史遗迹和宗教遗迹为主要特色。当你行走在千百年前留下来的文明遗迹间,如果没有一个知识丰富的当地导游,会错过很多美好的故事。现实则是,全以色列经过旅游部认证的导游大概有1000人,其中中文导游只有100多人。
谈话间,“对中国友好”这个词,Uri Taub强调了不下五次。以色列国家旅游部的目标是:未来四年,中国游客赴以人数达到40万人次,尤其是增加个人旅游的比例。
今年9月底,国内第四条直飞以色列特拉维夫航线将正式开通,从北京、上海、广州或成都出发,更多国人将可“打飞的”去感受这个历史与现实错综复杂的国家。
2015年开始,中国赴以团组签证时间由原来的10个工作日正式缩短为5个工作日。2016年3月,中以创新合作联合委员会第二次会议签署十年多次往返签证协议,以色列也由此成为除美国和加拿大外,第三个与中国签订此类协议的国家。未来,以色列国家旅游部还希望,推动针对中国公民的旅游落地签。
不过,另一个问题又出现了。2017年,以色列人均GDP高达4万美元,比欧洲很多发达国家还要高。相比之下,去年,中国人均GDP约为8800美元。人均GDP的差距,在两国物价上的体现非常明显。提起以色列高昂的物价,当地中文导游Terry也忍不住吐槽说:“以色列没有什么是免费的,能让你免费呼吸,还不够吗?”
那么,如何吸引中国游客来以色列旅行?对此,Uri Taub坦诚地说,2017年中国出境游人数接近1.3亿人次,是世界第一大出境旅游客源国。Uri Taub分析,这1.3亿人次中,80%去往日韩、东南亚,20%去往欧美地区,“(后面这20%)是我们看重的群体。而且,中国的中产群体不断增长,无论从数量还是质量上来说,都是可观的。”
每日经济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