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1-29 09:33:06 | 浏览:287
在我没有到达以色列以前,我一直好奇她是一个怎样的国家。
这里是三大宗教的圣地,每年都有数以百万计的信徒,到此地朝拜。
从橄榄山远拍耶路撒冷老城
从1948年建国时仅占56%的巴以控制区,到如今控制了巴以地区的92%。
巴以边界演变史
她拥有全球最先进的滴灌技术,现代化农业发达。全国面积的67%为沙漠,但是不仅能自给自足,还有富余的粮食出口。
国家虽小,但也是拥有核武的国家之一,并且军工业发达,是重要的武器出口国之一。
滴灌技术
至今一共产生10位诺贝尔奖获得者,而每年都会有犹太人获得诺贝尔奖。
特拉维夫的海湾
我觉得是因为他们的信仰,他们的信仰就是学习。
海法的巴哈伊空中花园
犹太民族是一个颠沛流离的民族,他们在世界上四处飘零4000年之久。
所以他们知道:财富、房子、车子什么都留不住,而唯有存在脑子里的知识,谁都带不走。
有知识是最重要的财富,是可以随身携带而且终身享用的财产!
萨法德小镇里的犹太小朋友,抱着饼干的小朋友叫Jacob
犹太家庭的孩子几乎都被问过这样一个问题:“假如有一天家里着火了,你将带什么东西逃跑呢?”
要是孩子回答不出来,家长就会告诉他:“你要带走的不是金钱,也不是财物,而是智慧!因为智慧是任何人也抢不走的,你只要活着,智慧就永远跟着你。”
而智慧的培养又岂能离开教育和读书?
路人小朋友,可爱~
我这次带团的当地导游,是我接触到现在唯一的一位博士生。
在我们的观念中,读到博士还去当导游,真是大大的浪费啊~~
可是,你要知道,在以色列本科以上学历的人近一半,而获得硕士以上学历占人口的四分之一。
耶路撒冷的老城墙
而且,在以色列做导游本身也是属于一份高薪职业!
在专业学校修读2年专业课,通过考试后,才能获取导游证。
毕竟在以色利做导游,你必须要熟悉掌握三大宗教的历史,否则你讲啥?这可不简单啊~
犹太人对着哭墙祷告
说起博士生做导游,虽说比较少,但是在当地硕士生做导游可真不少。
我们第一天接机的导游,就是一位来自新疆的小伙,他就是在国内读完本科后,考取奖学金,到以色列读的硕士。
我们的新疆导游Bahadir
初来之时,我就被这两位导游所折服,而他们还只是这个国家的外来人口。本国民族对教育更是十分看重。
还是在哭墙,但你发现没?这本书放反了
这里的孩子5岁以前不允许用笔,不能够写字,包括自己的名字。小朋友唯一要做的事情就是学会提问,了解自然、艺术、生活技能。
至于数学、英语、科技,等以后,你长了再慢慢学吧~
雅法老城的跳蚤市场
为什么?因为犹太人崇尚创新,认为创新是一种智慧,要敢于怀疑,随时发问,知道的越多,越会产生怀疑。
中国的家长对放学回家的孩子问的一句话是:“你考得怎样?”
而犹太人家长会问:“今天你又提问了吗?今天与往日比有何不同?”
犹太人认为创新是“滚动的智慧,开放的智慧,灵活的智慧。”
人生通过学习可以认识自我、超越自我。
约旦河洗礼处,当年耶稣接受洗礼的地方,如今还有好多基督徒来此洗礼
作为一个游客,给我的感受是,这个国家除了过节,也没啥娱乐了。
在每周的“安息日”(从周五日落到周六日落)里,都得停止工作和活动,但各种书店却可以继续营业,且不管是在“安息日”的白天还是夜晚。这一天,书店里时常挤满了人。
我们的博士导游Snow
我们的博士导游,是在2003年时嫁到以色列的。当初嫁过来时,她根本不会希伯来语。
唯一的娱乐就是电视里播放的动画片,因为动画片里的希伯来语,简单!
然后再慢慢学习希伯来语。
机缘巧合下,她看见希伯来大学考古系的招生简章。于是,就想去读。嗯,为了打发时间。
然后,读完硕士、读博士,前后花了近6年时间。
加利利湖,高晓松在这里拍过《晓松奇谈》
在中国可能吗?
不可能吧,因为好玩的太多了,好吃的太多了啊。
每天追剧,看明星八卦都来不及。
读书,太苦了啊~~
戈兰高地,现在游客已经可以参观,对面就是叙利亚
闲谈时,她还向我提起,还想读个博士后。但是现在有工作,还有孩子,不像当初来时有那么多空闲的时间,可有机会还是想读。
呵呵,要不要读个博士后?
这个问题,我想我这辈子都不会思考吧~~
马萨达古堡,死海没退化前,下面都是死海
就是这样一个把学习当信仰的民族,你说她怎么能发展不快?不令人敬畏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