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1-29 09:25:56 | 浏览:952
萨沙历史上的今天。
作者:萨沙
本文章为萨沙原创,谢绝任何媒体转载
十字军东征究竟是为了宗教还是钱?1099年7月22日:第一次十字军东征将领戈弗雷被选为圣墓守护者,即首任耶路撒冷王国的君主。
为什么十字军要东征,这是一个很大的话题。 说来说去,无非是以下几点原因。
原因主要三点:
第一, 挽救同属基督教的拜占庭帝国。
这是表面上的原因,也就是拜占庭帝国遭到穆斯林的威胁。
拜占庭帝国虽然信仰东正教,同西欧国家的天主教格格不入,毕竟也是基督徒。
面对着强悍的塞尔柱突厥人的入侵,衰败的拜占庭帝国已经无力招架,被迫向西欧的基督教国家求援。
此时欧洲的基督教国家,军事和经济实力都有相当大的提高。
同一时代,西班牙人开始向南进攻,攻击盘踞在伊比利亚半岛的穆斯林国家,试图收复整个西班牙。整个欧洲的基督教国家,尤其是利益相关的法国,都是非常支持的。
西班牙的穆斯林国家,对西欧国家存在实质性的威胁。如果不是当年法国人打败了越过比利牛斯山脉,向北进攻的穆斯林军队,西欧基督教国家也会完蛋。
不过,穆斯林国家并不弱,预计还要花费很多年才能解决他们。
此刻对东面的威胁也不小。
罗马教宗和西欧的国王们认为,如果拜占庭帝国被塞尔柱突厥人毁灭,东欧就会遭到穆斯林的入侵。东欧国家实力不强,很难抵抗这种大规模的侵略。一旦穆斯林盘踞东欧,就会成为西欧国家的心腹之患。
这种情况下,西欧国家最好是先发制人,御敌于国门之外。
所以西欧国家决定帮助拜占庭帝国抵御穆斯林入侵,却绝非帮助他们收复失土。
第一次十字军东征中,十字军占领了大面土地,建立了耶路撒冷王国、的黎波里伯国、安条克公国和埃德萨伯国四个十字军国家,尤其占据了圣城耶路撒冷。
有趣的是,十字军拒绝将这些本来属于拜占庭帝国的领土,归还给他们。
更可笑的是,十字军没多久就同拜占庭帝国兵戎相见,第四次十字军东征中劫掠了天主教兄弟首都君士坦丁堡
就十字军看来,拜占庭帝国信仰的东正教也是异端,比犹太教、伊斯兰教好不了多少。
第二,掠夺海外财富和土地
经济问题,始终是十字军东征的主要问题。
11世纪欧洲的农业技术有一定发展,人口数量猛增,城市也开始大量出现,大规模战争基本停止。
而西欧本来就是一个个小国,可耕种的土地面积有限。
面对着人口的增加,各国都涉及到现有利益分配的问题。
城市平民和乡下农民生活困难,倒还可以无视,可是贵族阶层也是如此。
根据传统,只有长子可以世袭父亲的爵位,其他贵族子弟并没有什么可继承的财产,只能从军为生,这就是骑士们。西欧大体处于和平时期,骑士们找不到可以抢夺战利品的敌人。
久而久之,这些不满力量结合起来,必然会形成大面积的叛乱和民变。
这种情况下,发动对外侵略战争来发战争财,就是一个很好的解决方法。
第一次十字军东征,仅仅平民十字军,就有4万以上的兵力,精锐的骑士十字军也有1到2万人。
对于西欧来说,高达6万的数量就是很强大的军队了。
事实上,十字军东征确实获利不少。十字军所带回来的金银财宝,增加了地方上的货币供应, 大力提升经济的成长。
另外就是诸如威尼斯、热那亚这些城市,通过十字军战争获得巨大的商业利益,甚至掌控了地中海的贸易。
第三, 敌人的强弱问题。
当时奥斯曼帝国还不存在,同拜占庭帝国作战的,主要是中亚游牧民族突厥人建立的塞尔柱王朝。
塞尔柱王朝本来实力还算不错,可惜十字军东征之前早已从内部崩溃。
王子和皇族内战争夺大权,各地还有拥兵自重的部落军阀,王朝彻底分裂。
在十字军东征之前,塞尔柱王朝名存实亡,分裂为以巴格达、大马士革、科尼亚、摩苏尔、迪亚巴克尔等城市为中心的许多小国。
更要命的是,这些小国也不是一条心,互相激烈内战,拼得你死我活。
诸如罗姆苏丹国这类国家,甚至曾同敌人拜占庭帝国结盟以自保,共同对抗自己的突厥同胞。
简而言之,十字军面临的敌人并不强,取胜还是有相当大的把握的。
第四,宗教因素
十字军中确实有些虔诚的教徒,为了拯救耶稣的圣墓而不惜牺牲,认为这是最大的荣耀。即便他们死于战争中,灵魂也可以直接上天堂。
他们很多人本身就是修道士,从修道院中出来就是用战争来修行。
著名的欧洲三大骑士团,前身都是修道士。
作为教宗来说,拜占庭帝国的东正教一直以正宗自居,将他们斥责为蛮族化的宗教。
借助这种机会搞垮拜占庭帝国,至少也是控制它的地盘,可以树立天主教至高无上的地位。
况且,教宗也会因此提高自己的实际权力,也就是对西欧军队的招募能力。
声明:
本文参考
图片来自网络的百度图片,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
楼主是个千年都懒得动笔也懒得写游记的主儿~这是为什么捏~这是因为当看到夕阳余晖,孤雁翱翔,别人脑海中浮现的是: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而楼主的脑海中浮现的是:握草,好多鸟,握草,真TM太好看了。。。虽然自由行这项累人累心的活动已组织
耶路撒冷,一个面积只有126平方公里的城市,为何会成为两个国家的共有首都,几十年来饱受战火的蹂躏和双方的争执呢?虽然耶路撒冷的面积不大,却是两个国家冲突的中心。这座城市之所以能成为两个国家的共有首都,让两国争执不下,自然是有它非凡的一面!耶
澎湃新闻特约撰稿 刘炳辰6月10日,大批的LGBT(即男女同性恋、双性恋及跨性别者)群体与他们的支持者在以色列最繁华的都市特拉维夫隆重集会,他们挥舞着象征性少数群体的彩虹旗沿着特拉维夫的主要街道游行。每年盛夏在特拉维夫举办的“骄傲大游行”是
根据以色列警方消息,当地时间11月3日早晨,在位于东耶路撒冷的老城内,一名巴勒斯坦人持刀刺伤两名以色列警察,造成两人轻伤。袭击者已被当场打死。(总台记者 赵兵)来源: 央视新闻客户端
要说起国家地区的复杂程度,中东地区敢称第一,世界上没人敢称第二。人类往往对世界存在一个偏见,一个国家在今日世界足够强大,研究这个国家的历史就会成为显学,即使有人认为它不值一提,相反,如果一个国家今日动荡,那么他以前辉煌的历史也会被人们选择性
欢迎关注“环球情报员”,更多环球人文、地理、历史知识待你发现自公元前1000年以色列大卫王定都于此开始,无论是在古典时代还是中世纪亦或者现在,耶路撒冷从来没有离开过人类历史的中心舞台。这一现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的共同首都,还时常因为巴以冲突而
庄沐杨五月以来,在东耶路撒冷谢赫·贾拉(Sheikh Jarrah)街区——东耶路撒冷主要的巴勒斯坦居民区,开始发生以色列当局主导的系统性地驱逐巴勒斯坦居民,并扩大犹太人定居点的暴力行为。5月7日,聚集在阿克萨(Al-Aqsa)清真寺的巴勒
中新网5月14日电(孔庆玲) 一年前,耶路撒冷阴云密布,美国迁馆引发巴以“血腥一日”;一年后,中东海域战云笼罩,美国伊朗对抗加剧“隔空喊话”。迁馆耶路撒冷、极限施压伊朗……特朗普上台以来,美国“不走寻常路”,频频在中东“点燃火药桶”,造成地
耶路撒冷的历史是整个世界的历史,它同时也是犹地亚山间一座长年贫瘠的小镇的编年史。耶路撒冷曾被视为世界的中心,而今它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名副其实:这座城市是亚伯拉罕系宗教之间斗争的焦点,是越来越受欢迎的基督教、犹太教和伊斯兰教基本教义派的圣地,
1179年,18岁的鲍德温四世在与39岁的萨拉丁的第一次交手中完胜对手,使萨拉丁尝到了自己有生以来的第一场败绩,也让萨拉丁深深地记住了这位少年国王。但很快萨拉丁就得到了复仇的机会。当年4月鲍德温四世率军进攻穆斯林控制地区,遭遇到了萨拉丁侄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