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次十字军东征,为何没拿下耶路撒冷?拜占庭帝国:我成了牺牲品

时间:2022-11-29 09:21:57 | 浏览:848

古罗马原本实行的是共和体制,可凯撒死后,他外甥女的儿子屋大维击败了安东尼、雷必达,成为了罗马的扛把子。这还不够,屋大维防止重蹈凯撒覆辙,索性把元老院那些不听话的家伙都给做掉了。这么一来罗马帝国就建立了。罗马帝国地盘太大,导致皇帝压根管不过来

古罗马原本实行的是共和体制,可凯撒死后,他外甥女的儿子屋大维击败了安东尼、雷必达,成为了罗马的扛把子。这还不够,屋大维防止重蹈凯撒覆辙,索性把元老院那些不听话的家伙都给做掉了。这么一来罗马帝国就建立了。

罗马帝国地盘太大,导致皇帝压根管不过来,因此皇帝每天干活太累了!到了公元286年,罗马皇帝戴克里先想了一个偷懒的主意:把罗马分成东西两部分来管,同时分别设立一对大小皇帝。

啥意思呢?也就是说,从这时候开始,罗马帝国就有了4个皇帝。现在你知道两副扑克牌里,为啥有4个大小王了吧?

按道理这么过下去也不是不可以,可关键是如果其中一个皇帝挂了,谁来接替他,这可成了一个大麻烦。为此4个皇帝互不相让,都想要把对方干服了。这日子别提多热闹了。

公元324年,君士坦丁大帝实在是看不过去了,大手一挥,把其他几个皇帝干服了,重新完成了罗马的统一。接下来大家应该都知道了,这日子没法过啊,地盘太大,就算皇帝没日没夜地工作,也忙不过来。

因此到了公元395年,罗马皇帝狄奥多西一世觉得太累了,临走前把罗马一分为二,分给了自己的俩儿子来统治。自此罗马帝国正式分成了西罗马帝国和东罗马帝国,东罗马帝国还有一个很拽的名字:拜占庭帝国。


一、罗马分裂的同时,信仰也在搞分裂。

我们都知道,西方人是信基督教的,可是很少有人去了解,基督教里还有很多分支。其中比较主要的3大分支,分别是:天主教、东正教和新教。

由于罗马帝国一分为二,这时候两家人的信仰,也发生了质的改变。大家谁也不服谁,都觉得自己是正统罗马人,所以基督教此时便分裂成了天主教和东正教。

其实从名字我们就能分析得出,天主教在西罗马,而东正教在东罗马。这两派分裂以后,那可就热闹了。

西罗马的天主教一直认为自己是基督教嫡系,所以指责东正教是歪门邪道,并且把人家的牧首(相当于大主教)给开除出了基督教。

东罗马这边的东正教也不服气啊,我们占着伟大的君士坦丁堡(如今土耳其的伊斯坦布尔),你敢说我们不正宗?因此他们又把天主教的多位宗教代表给开除出了基督教。

就这样,从公元395年,罗马帝国一分为二开始,这两大派系之间的争斗,压根就没有停止过。

怎么说呢?你说他们真心是因为对教义的理解不同,所以产生了分歧吗?当然不是!那时候罗马帝国属于政教合一的统治集团,宗教象征着权力。

所以说,分出个嫡庶来,才知道谁的统治更加合法。难怪,一切都是为了权力,什么教义之争,纯属扯淡。

有位高人曾经说过,宗教就是用99%的真相,去修饰那1%的谎言。这话一点儿也不假,教义基本上都是真相,可背后统治者的目的,才是谎言。


二、穆斯林兵临城下,两教暂时握手言和。

说实话,天主教的人还是比较刚的,为啥?因为西罗马运气不好,所分到的地盘旁边,有一群不太礼貌的邻居,那就是日耳曼人。

大家都知道,罗马人由于文明开化比较早,所以看谁都觉得像蛮族。因此欧洲北方的斯拉夫人、日耳曼人和凯尔特人,被罗马人并称为三大蛮族。

蛮族就蛮族吧,西罗马还在嘚瑟的时候,他们的蛮族邻居日耳曼人,已经大军压境了。公元476年,西罗马被日耳曼人给灭了!

好家伙,这对基督教世界来说,绝对是震撼人心的一刻。天主教那帮老爷们,压根就不知道何去何从:我是谁?我在哪儿?

最后还是教皇比较会忽悠啊,他们妥善地接纳了日耳曼人,甚至让他们开始对天主教深信不疑。好家伙,高人就是不一样,在他们看来:谁来统治都行,只要保证天主教的地位就行。

这么一来天主教勉强在西罗马灭亡后,保住了自身颜面,而且还以曲线救国的方式,越来越壮大,甚至可以决定皇帝的人选。当然了,这时候的西欧也进入到了战乱不断的中世纪。

东罗马也就是拜占庭帝国这边,相对就比较稳当了,人家好好地活了1000多年,所以这段时间里,东正教稳步发展,小日子过得不错。

双方在1054年以后,开除了彼此的宗教领袖后,甚至扬言老死不相往来,可没多久他们就啪啪打脸了。为啥?因为穆斯林集团来了!

公元1071年,塞尔柱突厥人击溃拜占庭帝国军队,侵占了大半的国土。这下拜占庭帝国可就被打懵了,他们立刻找到西边的天主教教皇,寻求他们的帮助。

天主教教皇也是吓了一跳,随后便冷静下来躲在被窝里偷笑了好一阵子,这才勉强保持平静地表示:那还有啥可说的,干就完了!

就这样,在公元1096年,天主教和东正教握手言和,并且同仇敌忾,共同对付伊斯兰世界的穆斯林集团,史称十字军东征。


三、十字军东征约有9次,持续了近200年。

为啥天主教这么大方?非要去帮拜占庭帝国和东正教呢?其实罗马教皇有自己的考虑。

    首先,当时东正教和天主教闹别扭,把拜占庭帝国境内的天主教会全部都给查封了。这事儿导致双方彻底决裂,要想重启教会,就必须要握手言和。

    其次,罗马教皇觉得,可以利用这次东征,扩大天主教对东方的影响。毕竟从教皇的角度来看,对大脑的攻陷,远胜于对肉体的俘虏。

    再者,伊斯兰教在东方的影响力有点儿大,穆斯林们骚扰基督教世界,也不是一天两天了。所以可以借助这个机会,收拾一下这帮穆斯林。

考虑再三以后,罗马教皇终于决定进行东征,目的是夺回被伊斯兰教抢占的圣城耶路撒冷。由于士兵们都带着十字标志,以此表明他们是虔诚的基督教徒,所以这次东征,史称十字军东征。


第一个阶段:首次东征,1096年到1099年。

普通民众是很容易被煽动起来的,这次教皇稍微说了两句,就把民众们给感动哭了。他们啥也不顾,带着十字标志就冲上了战场。

拜占庭帝国都懵圈了:什么情况?教皇大哥,让你支援,你咋就弄了这么一堆乌合之众过来呢?

很显然,普通老百姓的战斗力太差了,仅仅1个月时间,就被塞尔柱人(突厥人)给干趴下了。

好在1年以后,正规军赶到,这才把塞尔柱人给击溃了。1099年,正规的十字军(法兰克王国的军队)一路攻入耶路撒冷,取得了巨大的胜利。

在此期间,双方又闹了一次矛盾。为啥?因为拜占庭帝国只想拿回小亚细亚的地盘,对于耶路撒冷,他们不敢奢望。而且担心塞尔柱人会反扑,所以压根就没参加接下来的东征。

此后,他们在地中海东岸,成立了一系列代表天主教的小国家,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便是耶路撒冷王国。岂不知,穆斯林集团,已经在酝酿复仇计划了。


第二个阶段:二、三、四次东征,1147年到1204年。

小日子过了50年左右,穆斯林的复仇计划也已经构建完备了,他们疯狂地朝着地中海东岸的这些天主教国家发起了进攻。

这帮人过了一阵子好日子,压根就不知道怎么打仗了,穆斯林集团基本碾压了对方,完成了收复耶路撒冷的计划。

逃出来的人,连忙跑去找法国国王路易七世和神圣罗马帝国皇帝康拉德三世(都是日耳曼人)求救。

法国和神圣罗马帝国也不含糊啊,连忙组织了一批军队前去支援,结果被守株待兔的塞尔柱人,在小亚细亚打了个落花流水。第二次东征惨败。

公元1187年,埃及的伊斯兰教领袖萨拉丁,击溃了地中海东岸的天主教国家,几乎歼灭了当地守军,拿下了耶路撒冷。

得知这一消息,欧洲那帮人坐不住了,神圣罗马帝国皇帝腓特烈一世、法国国王腓力二世、英国国王理查一世三人合伙,组织了第三次十字军东征。

结果半路上,腓特烈一世(俗称巴巴罗萨)居然在萨列夫河淹死了!德意志的十字军自然得打道回府,为自己的国王举办葬礼。

腓力二世和理查一世关系也不好,整天吵架。腓力二世一怒之下,带着部队掉头就回去了。这下可麻烦了,只剩下了英国国王理查一世了。

理查一世多次击败萨拉丁,拿回了部分土地,可没能打下耶路撒冷。所以说第三次十字军东征,只能说不痛不痒。不过这回签订的条约中,约定基督徒也可以去耶路撒冷朝圣和传教,这一点十分重要。

第四次东征最具有戏剧性,为啥?因为在1202年,罗马教皇英诺森三世派遣十字军进行东征,本打算攻克穆斯林占领的埃及。

结果这帮十字军半路上居然和威尼斯人做起了买卖,跑去攻打背叛威尼斯的扎拉城。好家伙,教皇差点气炸了:不听话了是不?我把你们全部开除出教。

十字军自己也懵了,来的时候好好的,回不去了?因此他们索性和拜占庭皇族安格罗斯合作,攻克了拜占庭帝国的首都君士坦丁堡,亲手灭了拜占庭帝国。

真够无语的,突厥人打了这么多年,没能征服的拜占庭帝国,居然被自己人给打趴下了。十字军们索性就在这里建立了拉丁帝国。突厥人两手一摊:你们这次东征什么情况?


第三个阶段:五到九次东征,1217年到1272年。

1217年,第五次东征的时候,主要目标还是埃及。这回大家没走错路,可在进入开罗的时候,穆斯林大军用尼罗河水切断了十字军的路,同时反败为胜,击溃了十字军。

1228年,第六次东征,是由神圣罗马帝国皇帝腓特烈二世领导的,他的目标是圣城耶路撒冷。这回进军简直太顺利了,几乎没有任何伤亡,便夺取了耶路撒冷。

当然了,1244年,同样是没有防备的情况下,耶路撒冷又被突厥人给夺了回去。

第七次、第八次十字军东征,都是法国国王路易九世发动的。其中1248年发动的第七次东征失败后,路易九世甚至被人家给俘虏了,最后靠大笔赎金才换了一条小命。

1270年,路易九世似乎忘了被俘虏的屈辱,居然发动了第八次东征,结果在路上,路易九世得了传染病阵亡!大军只好匆忙撤退。

1271年,英格兰的爱德华王子还打算去拯救一下路易九世,结果还没赶到,路易九世就挂了。他的这次出兵,也算是一次十字军东征,此后的东征就再也不成气候了。

从1291年,最后一个十字军陆上据点阿卡被穆斯林攻陷以后,基督教在地中海东岸建立的耶路撒冷王国,彻底宣告灭亡。


总结:十字军东征,对现代的影响。

十字军东征的第二个阶段中,天主教徒曾经攻占了东正教聚集地君士坦丁堡,因此双方的矛盾再也没消除过。时至今日,信奉天主教的西欧国家,和信奉东正教的东欧国家,依旧不对付。

十字军接近200年的东征,使得伊斯兰世界和基督世界之间的矛盾,层层加码,直到无法化解的地步。因此如今阿拉伯国家和欧洲国家之间的矛盾,也不可调和。

不过也是从十字军东征结束以后,罗马教皇对国家的控制能力也逐渐衰弱,国王们纷纷崛起,取代了宗教主对国家的统治地位。世俗力量逐渐崛起,为多年后的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相关资讯

耶路撒冷爆炸案折射内塔尼亚胡组阁挑战

特约撰稿徐婷瑶当地时间11月23日早上,在耶路撒冷进城方向的两个公交车站接连发生爆炸事件,已造成1名青少年死亡,19人受伤。据《耶路撒冷邮报》报道,第一起爆炸发生在中央汽车站附近,炸弹被放置在公交车附近的一个背包中。几分钟后,另一车站发生了

耶路撒冷发生持刀袭击事件袭击者被打死

根据以色列警方消息,当地时间11月3日早晨,在位于东耶路撒冷的老城内,一名巴勒斯坦人持刀刺伤两名以色列警察,造成两人轻伤。袭击者已被当场打死。(总台记者 赵兵)来源: 央视新闻客户端

耶路撒冷为什么被称为“圣城”

在希腊神话中,克罗托、拉克西斯、阿特洛波斯三姐妹依靠编织生死时序,成了命运女神。当神话回归凡间,基督教、伊斯兰教、犹太教等三大宗教相互交织,孕育出耶路撒冷。这座城市担负着“圣城”的使命,其中的秘辛既有荣耀,也有血泪。“圣城”之名耶路撒冷坐落

耶路撒冷:同一个屋檐下,以色列人和巴勒斯坦人命运却不同

要说起国家地区的复杂程度,中东地区敢称第一,世界上没人敢称第二。人类往往对世界存在一个偏见,一个国家在今日世界足够强大,研究这个国家的历史就会成为显学,即使有人认为它不值一提,相反,如果一个国家今日动荡,那么他以前辉煌的历史也会被人们选择性

从征战走向征战:应许之地耶路撒冷,为何反倒会成为战火的焦点?

“耶路撒冷究竟是什么?我不明白。眼前的男人慢慢地说,耶路撒冷什么都不是。耶路撒冷是一切!”熟悉电影的朋友们一定都看过一部大作,《天国王朝》。整部电影都围绕着有关耶路撒冷的争夺展开,在这座城市里有杀伐决断,尸山血海,也有花香露浓和爱恨情仇,里

不平静的斋月:东耶路撒冷冲突、疫苗歧视与以色列的种族隔离

庄沐杨五月以来,在东耶路撒冷谢赫·贾拉(Sheikh Jarrah)街区——东耶路撒冷主要的巴勒斯坦居民区,开始发生以色列当局主导的系统性地驱逐巴勒斯坦居民,并扩大犹太人定居点的暴力行为。5月7日,聚集在阿克萨(Al-Aqsa)清真寺的巴勒

耶路撒冷阴云:特朗普点燃中东三大火药桶,乱局谁收?

中新网5月14日电(孔庆玲) 一年前,耶路撒冷阴云密布,美国迁馆引发巴以“血腥一日”;一年后,中东海域战云笼罩,美国伊朗对抗加剧“隔空喊话”。迁馆耶路撒冷、极限施压伊朗……特朗普上台以来,美国“不走寻常路”,频频在中东“点燃火药桶”,造成地

基督教徒必须了解的宗教圣地:耶路撒冷的由来

“世界若有十分美,九分在耶路撒冷。”——《塔木德》《塔木德》(Talmūdh)是一本流传了三千三百多年的羊皮卷。它是犹太教口传律法的汇编,一本犹太人至死研读的书籍。而被这部典籍视为凝结了世界之美的耶路撒冷,指的就是被犹太教、伊斯兰教和基督教

犹太民族相信眼泪2000年耶路撒冷哭墙血泪史

去以色列旅游的人,哭墙是必去之地。国家领导人访问以色列,哭墙也是必去之地,虽然去的目的大多携带私货,并不像旅游者那么纯粹。总之,无论如何哭墙是一定要去的,这是所有去以色列的外国人的“政治任务”。哭墙边祈祷的犹太人罗马人最早修建了哭墙哭墙又叫

耶路撒冷3000年:历史既是真相,也是传说

耶路撒冷的历史是整个世界的历史,它同时也是犹地亚山间一座长年贫瘠的小镇的编年史。耶路撒冷曾被视为世界的中心,而今它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名副其实:这座城市是亚伯拉罕系宗教之间斗争的焦点,是越来越受欢迎的基督教、犹太教和伊斯兰教基本教义派的圣地,

友情链接

SEO域名抢注宝宝起名网妈妈知道币圈谢姓取名大全伏特加品牌网世界杯资讯网vivo手机评测网今日齐齐哈尔钢琴培训网德夯苗寨旅游攻略嘉兴新闻头条网信托理财网网红蛙资讯网西瓜品种科普网向涵之影迷网古力娜扎影迷网凤凰古城旅游网韩国旅游攻略网
以色列旅游网-以色列景点介绍推荐景点:死海、哭墙、圣墓教堂、苦路、耶路撒冷老城、耶路撒冷景点速览、特拉维夫、特拉维夫。耶路撒冷景点:哭墙、圣墓教堂、橄榄山、阿喀萨清真寺、锡安山、大卫城塔、雅法门、大马士革门、大卫塔、圣殿山等景点。
以色列旅游网 modengyun.cn ©2022-2028版权所有